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在諮商與心理治療專業領域,與青少年進行諮商被公認是極具複雜與困難的挑戰。同時,青少年也是各個年齡群層中最難相處和建立諮商關係的群體
(Hanna, Hanna & Keys , 1999 ; Hanna & Hunt , 1999 ; Pitta , 1995 ; Sommers-Flanagan & Sommers-Flanagan , 1995)
。如何讓青少年在諮商中出現、參與並繼續留下,更是從事青少年諮商實務工作者不斷苦思的難題(Liddle , 1995)。曾經和青少年進行諮商有經驗的諮商師,經常出現所謂「反移情」現象,覺得憤怒、挫敗、無助及被擊敗了(Church , 1994),導致許多專業人士望之卻步,避免與青少年一起工作,只偏好成年人或兒童。而學校諮商師卻不得不接受被學校單位轉介過來的學生,面對這群不是不願改變其問題行為,便是無法改變其行為,包括翹課不來學校,或是完全抗拒任何協助的青少年,大多數學校諮商師對諮商效用及改變可能性持較負向的預期。

    青少年諮商之所以困難進行及難有成效,與其問題成因複雜及忽略青少年個案在發展特徵與行為的獨特性有關。青少年身心適應問題或是偏差行為的形成,皆非單一因素,而是結合個人、家庭、學校及社會等多面向因素與多重系統交互影響下的結果(徐西森, 85Liddle , 1995)Rubenstein (1996)進一步指出,認知上了解青少年問題的發展因素、病理學及危險因子並不足夠,尚須重視青少年所處環境中的社會、經濟及文化脈絡等生態系統因素,以形成整體及全貌性的評估與了解。基於複雜多元的影響因素,導致諮商師處理青少年問題時困難重重。Rubenstein 便認為由於青少年身心發展上的特徵,傳統的諮商與治療理論與策略並不適用在青少年身上,他們並不像兒童願意待在遊戲室,大多也沒耐性進行成人式的「談話治療」(talk therapy)。面對此一困境,RubensteinZager (1995)便直指在諮商學界缺乏對青少年發展與問題之評估與相關諮商方法的訓練。正由於訓練的不足,理論與實務間的落差,致使青少年諮商模式建立與效果的有關研究相對嚴重缺乏。

基於上述,欲有效協助青少年的身心適應,實有必要檢視當前青少年問題行為的身心特徵與影響因素,以及諮商工作的過程與困境,奠定基礎性資料以形成符合國情的諮商工作重點,並據以調整青少年諮商教育的訓練內容及架構。然而,國內青少年諮商主要的實務場域以中等學校輔導室為主,與國外的社區臨床心理衛生或精神醫療機構性質殊異,同時負責學校輔導工作之推動及學生心理生活適應的諮商工作是以所謂輔導教師為主力,並非臨床或諮商心理師。因此本研究由國中輔導教師的實務工作經驗為起點,運用團體訪談法,了解並分析他們與國中青少年接觸、諮商等相關經驗,探討青少年諮商輔導實務工作者對青少年身心特徵、問題行為及諮商行為的經驗與知覺,以奠定諮商員教育訓練在發展課程設計之基礎性資料。


 

青少年身心發展特徵與行為特色
對諮商互動的影響

青少年諮商的過程與介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