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

本研究乃延續彰化師範大學執行教育部基礎教育之『全人發展取向之輔導與諮商專業人力培育之研究』分項計劃一項下第二及三年的工作項目,進行青少年諮商之督導服務,並在督導結果後由參與者填寫「受督導經驗問卷」。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現今在中等學校接案之學校輔導工作人員,接受個別督導及團體督導(個案研討)的經驗與感受,及其對督導需求之意見。本研究以開放式問卷蒐集研究資料,並以內容分析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一、研究參與者

受督導者

本研究之參與者乃配合督導的進行,分別在92年參與個別督導及93年參與團體督導。參與者透過網絡公告及公文宣傳得知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提供督導服務自願報名參加。個別督導部份由助理說明督導及研究進行方式,同時填寫基本資料表及督導之個案基本資料,參與者會提供個案記錄或逐字稿接受督導。本研究的督導原則上為單次督導,每人進行約50-60分鐘。個別督導分別於二個學期中進行,共23名參與者接受督導並填回問卷,其基本資料統計如表一。

 

表一:個別督導受督導者資料

項目

類別

人數

性別

1

22

服務單位

國中

16

高中

6

其他(少年學園)

1

職稱

教師

7

實習教師

12

其他(代課老師、輔導員)

4

學歷

碩士畢業

4

學士畢業

3

碩士班

4

大學部

12

專業背景

相關

23

非相關

0

 

團體督導於93年進行二梯次,各六小時。透過網絡及公文宣傳,招收願意提案並提供個案報告以進行團體督導的實務工作者,計有26名。因每梯次參與人數較多,並非每位參與者的提案都能被討論。參與者的基本資料統計如表二。

 

表二:團體督導受督導者資料

項目

類別

人數

性別

4

22

服務單位

國中

3

高中

14

中學

特殊學校

教養院

4

2

3

專業背景

相關

21

非相關

5

 

督導者

  個別督導部份由研究之第一及第二作者擔任督導者。二位督導者皆為諮商輔導的博士,且在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的擔任學校輔導工作及諮商相關課程並督導學生的個別諮商及團體諮商。同時,二位督導者9192學年度分別與台中市及彰化縣二所國中輔導室建立合作模式,於學期間至該二校,每週約3-4小時,提供輔導室轉介之青少年個別諮商,以及相關輔導老師、導師、或家長之諮詢與督導。

  團體督導部份,則邀請國內輔導與諮商系所二名副教授分別帶領。二位督導在都在大學和研究所教授諮商科目並督導學生進行諮商實習。同時亦有青少年諮商的實務或督導經驗。

 

二、受督導經驗問卷

問卷題項是依據研究目的訂定,為開放式問卷,個別督導的問卷內容包含:1. 此次督導進行前你的督導需求或期待是什麼?2. 回想這次督導過程中那些段落的討論是對您有幫助的以及為何會有幫助。(這次督導有助益的段落可能沒有 也可能有一個或一個以上。)。3. 這次督導中對您負向影響的段落/事件為何其負向影響為何 原因為何?4. 此次督導過程滿足您督導需求或期待的程度與內容為何?5. 其他任何感受及想法。

        第二年在團體督導部份,第1-3題及第5題與個別督導相同,第4題需求滿足程度除了以文字予以說明外,亦加上以滿分100分來進行滿意度的評量。此外,再加上第6題:如果還有機會,您在青少年諮商實務工作上期待獲得的督導或協助為何?

 

三、資料收集與分析

  在資料收集上,每位研究參與者於督導前填寫受督導基本資料表,並在督導後由助理轉發受督導經驗整理表填寫後收回,助理將所有填寫內容轉成電子檔,俾利資料整理與分析。

資料分析採內容分析法,首先依基本資料表的資料,將每位研究參與者的問卷資料予以編號,個別督導代號為I,團體督導代號為G。教師部份為T,碩士班研究生為G,大四學生為S。其次,針對每位研究參與者在「受督導經驗問卷」上各題項填答的內容資料,依其屬性加以歸類,最後將所有的類別予以統整,並依據研究問題進行探討。資料之歸類先由研究助理依據各個題項內的填答資料先行整理分類,再與研究者進行討論修正,將性質接近及概念相同者進行合併。